公司动态
NEWS

做品牌的人都会痴迷的公众号

2018.4.12 | NO.72

 

相信喜欢配音和从事配音的伙伴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今天就针对大家经常提及的问题一一讲解。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大家在公众号下方积极留言。

 

问题一:

 

“为什么在演绎作品的时候,无论自己多努力用心地去表达,该激动的激动,悲伤的悲伤,兴奋的兴奋,但表达出来的东西却仍旧不怎么自然呢?”

 

原因:缺乏语言的真实感

 

 

 

因为大家配音时缺乏用本身真诚的语言去表达的习惯,这个习惯是需要大家长期养成的,并不是平时的表演浮于表面,而在需要你真诚的时候立马就真诚了,这是很难做到的。

 

当你很表面地去渲染的东西,很僵硬地去表达的东西,大家就会觉得很做作。 这种感觉就好像平地拔起高楼一样,令人不舒服。

 

真诚的语言表达,需要平时去养成,忘却摆脱不好的习惯,慢慢地改善,就好比待人接物一样,用真诚的心去接受,去表达。

 

有时我们也会在某些影视剧里或者是在一些节目里听到听起来不舒服的配音,而这些不舒服的配音其实就是不够真实。如果配音演员只夸张于演员表演的表情和他的情绪,那么你的语言过于夸大,就会让听众感觉很不真实。

 

问题二:

 

“遇到大激情戏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找这个情绪上的接点呢。如果说错了,又该怎样重新接上情绪呢?

 

方法:耐下性子,寻找最适合进入的点

 

 

 

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大情绪连贯的一些戏,比如:大 哭,大闹,大喊的戏。那么,这些戏的台词是很难把握住情绪的连贯性的。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到最适合大家进的那个点,而这个点根据每个人的习惯来。也许是往前倒三句,也许是往前倒五句,甚至是,也许是这一小段的开头。只要是你确定,你可以从这个点进入的时候,保证你情绪的连贯性,就会容易很多了。

 

而当在一些大情绪的戏出现了说错的情况,有的时候直接从中间进入当时的情绪,也很难去抹掉那个接点的。此时,大家很容易去感受那个接点的所在,受到它的影响。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让让自己的这个接点的存在感变小,可能你就要在这整个一句情绪的开头重新开始,这是我们所谓接点,有时候不是万能的一个原因,那你还是要找到自己心里对应的那个点。

 

问题三:

 

“在遇到喊戏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喊的声音很高却还是也没有力量?该怎么去用自己的力量和气息喊出洪亮的声音呢?

 

原因:走入了“喊就是声音高“”的误区

 

 

 

在遇到喊戏的时候,不要一昧的追求高声的喊,往往越高声的喊,越容易让你偏离你正确使用气息的这样一个方法。你一直都在注意自己的声音是不是很高,就会忽略情绪的把握。因为很多人认为我声音高才像是在喊,如果我声音不高就不是在喊,这是一个误区。

 

“喊”分很多种,如果你需要最初期训练自己的气息,那么建议大家用比较舒服的一个声音,比如用你的中音去练习喊声,先把你的气息搞定,你知道怎样喊的时候,你的气息最顺畅,最舒服,最能够用上力气。寻找了这样的一条通道,才是重中之重。

 

然后再想声音高低的问题,其实声音高低都不是问题。你向很远的方向去喊一个人,如果你够有力,即使不是很高的声音,对方也能感受到你声音的力量所在。

 

给大家举一个大家可能都很多人没有感受过的例子,你去医院,很多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以前我们理解的喊,生孩子的喊都是很高音的喊,但实际上真正这些正在生孩子的妈妈们,她们200%的力量去生宝宝的时候,喊声都是非常低沉的,是往下走的,一种大家想象不到的一种很低很低,很有力量,而那种喊没有人会觉得它没有力量感。所以,大家可以去找到有力量的声音,而不是高的声音。

 

一、配音类型的区别以及如何对待

 
 
 
 

 (1)、广播和广播剧

 

广播剧和广播其实是分不开的,重要的是成为耳朵里的艺术。怎样让听广播的人留下一个声音印象,是广播最大的荣耀。广播主持人都是很轻松自在的,而且就像在你眼前和你聊天一样,没有距离感,而广播剧同样也是给听众零距离的感觉。

 

要求:声音自然,不要僵硬,要柔软,声音特色突出,人物性格是通过声音表现的。

 

自然流畅,出性格是很主要的特点,也是风格化的声音魅力。  

 
 
 
 

 (2)、朗诵和话剧

 

这两个需要注意的是“共鸣”二字,不仅仅是你融入角色,而是让观众和听众都能融入进来。哭的彻底,美的神往才行。作为舞台艺术的根本,唤醒了听众的思绪和灵魂,才是表演的根本。当然做到这点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还要掌握好其中的时代人文背景,才能调整好情感。这个是其中的艺术特色,也是值得我们修炼的重点。

 

要求:声音要抑扬顿挫,高潮迭起。

 
 
 
 

    (3)、动漫,译制和电视剧

 

这三个放一起,是因为都有很强的画面感。动漫强调的是画面的人物性格和情景的突出,必要时候夸张到极点,还要不失幽默感,而且还能够听得出来画面的基本特征。译制则更为高级一些,声音对应的是剧中人物,要代表剧中人物的生命、环境、背景、人物关系等等。声音的把握上也很严格,基本都有同一个基调在里面,很多声音我们只要一听就知道,这一定是译制片的配音。能做到这点尤为不易,当然这是可以通过译制片电影模仿来学习的。电视剧就介乎于这两者之间,重要的是人物画面和样貌跟声音的搭配,表演的味道更浓些,可以说是用声音表演剧中的演员。

 

要求: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和情感的展现,以及对画面感的呈现。

 

 

 
 

 (4)、专题和广告配音 

 

专题和广告配音的局限性都比较大,重点需要华丽、职业的音色,声音平稳有力。平时需要多去听电视广告的配音,再加以自己的模仿和衡量。并且,录音的时候可以发现:广告和专题配音的时候波形几乎都是一致的,甚至还能让你听出职业的微笑。那么,需要注意的是在广告配音时,共鸣音、共振音、淳厚的声音等都有很重要的利用,所以平时要仔细学习训练。

 

要求:声音平稳有力,以专业的语气去描述。

 

 

二、变声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变声是什么?变声其实就是要通过对年龄分析以及人物感觉的认知,对声音进行一定的声音化妆,使其符合稿件中的年龄感和人物感。那么,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声线感觉,我们要区别对待,精准把握。

 

 

1、儿童音

 

比如小萝莉和小正太的声音。小孩子在变声之前,说话的气息必定不成熟,出气短,而且稚嫩,这是儿童音的年龄特点。儿童音的变声也是通过嘴部的变化来达到的,气流要变小,口要放圆,出气小一些,通过这些来实现发出小孩子的语气和声音。

  

 
 
 

2、青年音

 

一般是在生理变声之初,嗓子的喉结刚刚长出,所以声音前置就会很适合这类年龄段的音色。需要口腔的中前部分和鼻腔的中前部分一起配合,情绪上动感十足,即可使得声音年轻而华丽。

 
 

3、中年音

 

人在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龄,声音会很沉稳、厚重,甚至有些城府之感,声音的中气也很充足。这类声音的变化,需要我们把气流的振动多放在口腔的中后部,声音要放平稳,语速要不紧不慢,颇有风度,才能控制好这类声音的变化。

 
 

4、老年音

 

需要有风烛残年或者晚霞夕阳的感觉。气息不够是老年音很大的特点,因为声带和器官是上了年龄的。所以我们要把声音放的很扁很扁,重点在口腔的后部控制,然后收起声音的时候要弱些,这样才会有老年的感觉和音色。

 
 

5、特殊音

 

比如猥琐,太监,伪娘什么的,这类就需要创意一点了。当然太监的声音比较有趣,多数是将鼻子的声音上提,就会很有味道。再加一些女性的细音放出,而收回的时候又要贴近男性。这些要通过很多体会和听影视剧来练习才能慢慢做到。

 

今日话题

你还有哪些实用的配音技巧